曲靖优路教育 培训资讯

工程造价如何核算

来源:曲靖优路教育  时间:2025-08-20 17:18:59

工程造价核算,说白了就是给工程“算账”——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每一分钱花在哪儿、花多少、怎么花才合理,都得算清楚。但现实中,预算超支30%、结算时发现漏算20万、甲方质疑报价太虚……这些场景,是不是每个工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曲靖优路教育结合10年一线造价师的经验,把工程造价核算的底层逻辑、4大核心方法、避坑指南全拆解清楚,看完就能上手用,帮你把工程账算得明明白白,告别“糊涂账”。

  曲靖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为什么工程造价核算总出问题?3个扎心痛点先搞懂

  做造价这么多年,听过较多的吐槽就是:“明明按流程算的,怎么较后还是超了?”其实问题往往出在“没抓住核心”。先看看这几个痛点你中了没——

  痛点1:算不全,漏项比算错更致命

  新手常犯的错:只盯着图纸上的“明面上的量”(比如钢筋、混凝土),却忽略了“藏在背后的费”。举个例子,去年帮一个项目复盘,发现他们漏算了“夜间施工增加费”——因为工期紧张,有3个月都在夜间施工,这笔费用直接差了15万,较后只能施工方自己扛。

  痛点2:算不准,定额和市场“两张皮”

  定额是死的,市场是活的。比如某省2018年的定额里,“墙面抹灰”人工单价是80元/,但现在人工成本涨到了120元/,如果还按定额算,报价直接低了30%,接了就是亏。

  痛点3:算不细,全过程动态管理缺位

  很多人觉得“核算就是做预算时算快速”,但工程周期长、变量多:材料涨价(去年钢材价格波动超20%)、设计变更(甲方突然要求加一层地下室)、政策调整(环保要求提高导致施工工艺变化)……少了动态跟踪,预算就是“纸上谈兵”。

  四大核心核算方法,手把手教你落地(附案例)

  核算方法没有“较好”,只有“较适合”。不同项目类型、不同阶段,得用不同的方法。下面4个方法,覆盖90%的工程场景,一步步教你用。

  方法一:定额核算法——“照着菜谱做菜”,新手入门选

  什么是定额核算法?

  简单说,就是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工程消耗标准”(比如1混凝土楼板需要多少水泥、多少人工),你照着这个“菜谱”算量、套价。适合政府项目、传统工程(比如砖混结构住宅),优点是规范、争议少,缺点是可能跟不上市场变化。

  实操步骤(以某住宅楼土建工程为例):

  1. 算量:把图纸“翻译”成工程量

  对照施工图纸,按定额规则算分项工程的量。比如算“框架柱混凝土量”,要扣除钢筋体积(虽然实际施工中忽略,但定额有明确规定),公式:柱体积=截面面积×柱高(注意层高和梁高的扣减)。

  小技巧:用广联达、斯维尔等算量软件,但新手建议先手算3个项目,理解规则后再用软件,避免“机器算错了都不知道”。

  2. 套定额:找到对应的“价格标签”

  打开当地较新定额(比如《XX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23》),找到“混凝土工程-矩形柱”,里面会写:人工0.5工日/、C30混凝土0.98m³/、管理费费率15%……把算好的工程量乘以定额含量,就能得出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

  3. 取费:加上“看不见的成本”

  定额基价只是基础,还要算措施项目费(脚手架、模板)、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专业工程暂估价)、规费(社保、公积金)、税金(9%增值税)。比如某项目定额直接费100万,措施费按12%计取就是12万,总造价=100+12+规费+税金。

  案例: 某3层砖混结构民房,建筑面积500,用定额核算法算土建部分造价:

  算量:土方开挖200m³、基础垫层50m³、砖墙1000……

  套定额:土方开挖人工单价60元/m³,垫层C15混凝土400元/m³……

  取费:措施费按直接费的10%计取,规费3%,税金9%

  较终土建造价≈85万元(不含设备、装饰)

  方法二:清单核算法——“自助餐点餐”,市场化项目必用

  什么是清单核算法?

  和定额“按消耗算”不同,清单是“按项目列项”——把工程拆成“分部分项清单”(比如“挖基础土方”“屋面防水”),每个清单项目自己组价(可以用定额组价,也可以用市场询价)。适合市场化项目(比如房地产开发、商业综合体),优点是灵活、能体现企业竞争力,缺点是对造价人员经验要求高。

  实操步骤(以某办公楼装修工程为例):

  1. 列清单:按“清单计价规范”拆项

  必须严格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列项,比如“墙面抹灰”要写清楚:项目编码(011201001)、项目名称(墙面一般抹灰)、项目特征(墙体类型、抹灰厚度、砂浆种类)、计量单位()、工程量(按图纸算)。

  2. 组价:给每个清单“定价”

  有两种方式:

  定额组价:和定额法类似,用清单量乘以定额含量,算出人工、材料、机械费,再加上管理费、利润(比如管理费取10%,利润取8%)。

  市场组价:直接找供应商询价,比如“墙面乳胶漆”,问3家施工队,报价分别是45元/、50元/、48元/,取中间值48元/作为清单综合单价。

  3. 调价:考虑风险因素

  清单综合单价一般是固定的(除合同约定可调外),所以组价时要把风险算进去。比如钢材价格波动大,报价时可以在综合单价里加5%的风险储备金。

  案例: 某1000办公楼简装,用清单核算法:

  清单列项:地面瓷砖铺设(200)、墙面乳胶漆(800)、吊顶(1000)……

  组价:地面瓷砖(材料50元/+人工30元/+管理费8元/+利润5元/=93元/)

  总价=Σ(清单量×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120万元

  方法三:市场询价法——“货比三家不吃亏”,新材料新工艺必备

  什么是市场询价法?

  定额和清单都依赖“标准数据”,但遇到新材料(比如石墨烯保温板)、新工艺(比如3D打印混凝土),定额里没有,清单组价也没参考,这时候就得靠市场询价。适合EPC项目、创新型工程,优点是贴近实际,缺点是询价工作量大,容易被供应商“忽悠”。

  实操步骤(以某智能工厂无尘车间为例):

  1. 明确需求:把“模糊需求”变“具体参数”

  不能只说“要做无尘车间”,得写清楚:洁净度等级(ISO 8级还是7级)、面积(500)、材料品牌(比如空调用“格力”还是“美的”)、施工标准(是否符合《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参数越细,报价越准。

  2. 多方询价:至少问3家,重点看“报价构成”

  找3家有资质的供应商(经过“天眼查”看成立年限、有无诉讼),要求提供“详细报价单”:材料单价(含运费、税费)、人工单价(技工还是普工)、施工周期、质保期。比如A供应商报价800元/(材料500+人工200+利润100),B供应商报价750元/(材料450+人工220+利润80),对比后发现B的材料便宜但人工贵,需要进一步核实材料品牌是否一致。

  3. 交叉验证:避免“低价陷阱”

  低价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某供应商报“无尘车间600元/”,远低于市场价(正常700-900元/),追问后发现:不含空调系统(占总成本30%)、质保期只有1年(行业常规2年)。所以询价后要让供应商提供“分项报价明细”,逐项核对。

  方法四:全过程动态核算法——“边干边算”,大型项目控成本神器

  什么是全过程动态核算法?

  从项目立项开始,到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每个阶段都核算造价,发现偏差及时调整。适合大型项目(比如地铁、水电站),优点是能实时控成本,缺点是需要团队协作(造价、设计、施工、采购多部门配合)。

  关键节点控制(以某地铁线路为例):

  设计阶段:限额设计,把好“源头关”

  业主给的总造价限额是50亿,设计时就要分解:土建30亿、机电10亿、装修5亿、其他5亿。如果初步设计超了(比如土建算出来35亿),就得优化设计(比如减少地下连续墙厚度、优化车站布局),直到符合限额。

  施工阶段:每月核算,揪出“隐形超支”

  每月做“已完工程结算”,对比“计划造价”和“实际造价”。比如3月计划完成隧道开挖100米,造价500万,实际完成80米,花了450万——虽然总金额没超,但“单位造价”从5万/米涨到5.625万/米,可能是因为围岩等级比设计差(需要更多支护),这时候就要及时报业主签证,调整后续预算。

  竣工阶段:结算审计,别留“尾巴账”

  竣工结算时,重点核对“变更签证”(比如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材料调差”(按合同约定调整涨价部分)、“索赔费用”(比如业主延迟付款导致的利息损失)。去年做某高速项目结算,光是材料调差就补回了2000万,全靠施工阶段每月记录的材料价格台账。

  核算时较容易踩的3个坑,避开就能省30%成本

  就算方法用对了,细节没做好还是会出问题。这3个坑,我见过太多人栽跟头,一定要记牢:

  坑1:忽略“二次搬运费”“夜间施工费”等“小钱”

  这些费用在定额里属于“措施项目费”,但新手常漏算。比如某项目在市区,材料车进不了场,需要用小货车转运,二次搬运费花了8万;工期紧,30%的工程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增加费(人工降效、照明费)又花了12万,加起来20万,不算就亏大了。

  避坑办法:列一张“措施项目费清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脚手架、模板、降水、冬雨季施工费)都列出来,对着图纸一项项勾。

  坑2:定额套错“版本”或“子目”

  比如某项目在河南,却用了湖北的定额;明明是“现浇混凝土梁”,却套了“预制混凝土梁”的子目——这两种子目人工含量差了40%,直接导致造价差10万。

  避坑办法:套定额前先看“项目所在地”“工程类型”“施工工艺”,不确定的查定额说明或问老造价师,别自己想当然。

  坑3:风险储备金“要么不算,要么乱算”

  风险储备金(暂列金额)不是“随便加个5%”,得根据项目风险等级算:地质复杂的项目(比如山区修路),储备金可以取10%-15%;常规住宅项目,取3%-5%就行。去年有个项目没算储备金,施工中遇到地下溶洞,处理费花了50万,只能施工方自己承担。

  避坑办法:在预算说明里写清楚“风险储备金计算依据”,比如“根据《XX项目地质勘察报告》,溶洞出现概率20%,预估处理费50万,故暂列金额取50万”。

  不同项目怎么选核算方法?一张表帮你对号入座

  项目类型推荐核算方法核心优势注意事项

  政府项目、传统工程定额核算法规范、争议少,符合政策要求用较新定额,注意人工材料调差

  房地产、商业项目清单核算法灵活,能体现企业报价优势清单特征描述要详细,避免后期扯皮

  新材料、新工艺项目市场询价法贴近实际市场价格至少询3家,核实报价明细和资质

  大型工程、EPC项目全过程动态核算法实时控成本,减少超支风险多部门协作,做好各阶段数据记录

  工程造价核算,说到底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算准了,甲方放心,施工方不亏,项目才能顺利推进。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把工程账算得更清楚,少走弯路。记住:核算没有捷径,只有“多看图纸、多跑现场、多问细节”,才能把每个数字都落到实处。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qjyoulu.5zix.com/news/139180/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曲靖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造价如何核算的全部内容。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较新课程

曲靖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曲靖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对于急于获取一级建造师考试证书的人来说,

咨询 报名

曲靖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曲靖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优路教育推出的冲刺培训班,是针对一建考试

咨询 报名

曲靖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曲靖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二级建造师考试,包括法律法规、施工管理以

咨询 报名

曲靖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曲靖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优路教育为了能够让学员更好、更迅速的突破

咨询 报名

曲靖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曲靖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优路教育针对想要报考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

咨询 报名